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高爾夫球想要打得又高又遠又精準,
高爾夫球桿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那究竟高爾夫球桿到底有甚麼秘密呢? 透過這篇高爾夫球桿入門讓我們一同了解高爾夫球桿的奧秘
高爾夫球桿入門-球桿的構成
高爾夫球桿主要由三個部分所組成,
這三個部份分別為桿套、桿柄以及桿頭。

桿套
桿套是球桿與手部直接接觸的地方,
其手感與舒適度是人們最為在意的地方,
桿套主要有三種材質,
- 橡膠,其特點在於輕盈且較為便宜
- 高纖維,特點在於耐磨
- 皮革,皮革是三種中最為舒服得但同時價格也較高
桿柄
桿柄是揮桿時力的直接作用點,
因此桿柄的選擇相當的重要。
桿柄要如何選擇呢?
桿柄的選擇主要是根據揮桿時的動作進行挑選,
揮桿時的動作快速而劇烈需要選擇較硬的桿柄,
如型號為S(硬型)及X(超硬型)的桿柄。
反之揮桿時動作較為柔和則可以選擇較為柔軟的桿柄,
如型號為L(女士型)、A(柔軟型)及R(標準型)的桿柄。

桿頭

桿頭是球桿最為重要的部分,
桿頭的斜角大小、擊球面積大小及材質都是影響擊球的重要因素,
以下幾點進行簡單的說明
桿頭選擇軟質材料易於使用易入門同時擊球手感較為舒適,
如鈦合金材質就屬於較軟的材質,
選擇硬質桿頭如鋼製則有較好的穩定度以及精準度。
除了材質外桿頭大小也是重要的因素,
若是想追求擊球手感大號的桿頭是不錯的選擇,
大號的桿頭具有較大的擊球面積追球手感的同時也避免了擊球失誤,
若是想追求擊球距離小號桿頭是不錯的選擇,
小號的桿頭具有較小的擊球面積力量集中不易發散因此擊球距離較遠。
高爾夫球桿入門-球桿種類

高爾夫球桿的製造技術與日俱進,
人們的球打得更高更遠更穩定,
根據高爾夫球桿的用途球杆的大小、長度、形狀及重量都有所不同,
那麼究竟一套高爾夫球桿裡面有幾種球桿來組成呢?
就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
依照規定球手所攜帶的球包中只能有14支高爾夫球桿,
高爾夫球桿主要分為四大類 : 木桿、鐵桿、挖起桿和推桿。
而14支球桿一般包含 :
3支木桿、9支鐵桿、1支沙坑桿以及1支推桿
每種球桿都有不同的特性,
根據特性有不同的使用場合,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一來介紹。
木桿

木桿是高爾夫球桿中最長的球桿,
細長的球桿增加了擊球的力量,
也因此木桿主要是用來及遠距離球的,
木桿根據功能分為開球木桿、球道木桿以及混合木桿三種。
一號木桿也就是開球木桿,
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開球的,
最長的桿身最大的體積提供了最遠的擊球距離。
球道木桿與開球木桿相似但具有較小的桿頭與不同的桿面傾斜角。
鐵桿

鐵桿主要用於將球從球道打到果嶺上,
其特性在於穩定的擊球方向性同時精準度高,
為了區分,鐵桿具有不同的編號,
隨著編號增加球桿重量桿頭傾角隨之增加,
號數小的球桿打出的球彈道低距離遠,
號數高的球桿擊出的球彈道高距離近。
挖起桿

挖起桿通常用於近距離將球打上果嶺,
以及球落入沙坑時將球擊出沙坑,
之所以能將球擊出沙坑是因為挖起桿的桿頭傾角是所有球杆中最大的,
由於傾斜角度大甚至能將球的旋轉提升得更完美。
推桿

當球被打上果嶺後依照規則球員只能選擇使用推桿進行擊球,
與其他球桿不同在於推桿完全是用在擊打短距離滾動的球,
揮動球桿時只需輕推擺動球桿即可,
很大程度上可以說球員推桿的技巧決定了勝負。
推桿種類相當的多基本上只需要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
對球桿有所了解後,
相信各位在如何挑選球桿上也有所了解,
最後建議初學者可以先挑選幾支球桿進行熟悉,
之後再將所需要的球桿進行補齊的動作。
延伸閱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誠如古人所說,高爾夫球桿對於高爾夫球運動也是如此!不過看似簡單的高爾夫球桿竟然可以有這麼多變化,尤其桿頭部分的設計,感覺相當地科技與精緻!
挺特別的運動!